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教员程华(居中者)为学员讲解装备构造原理。李露赢摄
沙尘漫天,铁甲轰鸣。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某演训场内,一辆辆坦克疾速飞驰。
“指挥部收到,请报告你所在位置……”听到对讲机里传来的急促声音,教员程华没有丝毫犹豫,拎上沉重的保障器材,登车直奔现场。作为一名讲授装甲装备维修课程的女教员,她的讲台不仅在课堂上,也在演兵场。
多年来,坚守在教员岗位上,程华见证了一批批装甲装备维修保障军士走向部队,建功沙场。
程华,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某教研室副教授。执教22年,长期从事装甲装备底盘维修方向教学科研工作。陆军优秀员,获军队科技进步奖2项,两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2002年研究生毕业前夕,我参加了一次军队院校招聘会。正是从那一天开始,我的人生航向彻底改变。望着那漂亮的绿军装,我不禁幻想起自己穿上它的模样。就这样,带着一份憧憬,我来到了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
为了尽快适岗,我要掌握装甲车辆相关的理论知识,做到对各个零部件的位置、功能、结构、拆装要点了然于胸。白天我跟着老教授听课,认真做好学习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夜晚,我在车间捧着装备维修教材,对照装备部件挨个研究,车上车下、车里车外,不放过一个细节。我把装甲车零件和装配要求打印出来,一对一粘贴在部件上,反复记忆、琢磨,直到弄明白为止。
冬天,东北夜里的气温很低。车间面积大,还四处漏风,纵然我穿着棉大衣,也被冻得瑟瑟发抖。经常,我要先对着双手“哈”一口气再拿起冷冰冰的装备零件,放下的时候,再对着手使劲“哈”一口气。由于双脚冻得发僵,我时不时就得站起来跳一跳。
作为全系唯一一名女教员,面对那些重达百余斤的装甲车零部件,我使出浑身力气也还是无法搬动。记得第一次钻车底时,还没有来得及检查故障,刺鼻的机油味就令我咳嗽不停,厚重的灰尘更给我画了个“大花脸”。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和曾经想象的教员生活天差地别,我不禁问自己:还能不能再坚持?要不要再坚持?
那是1952年学校成立之初,为支援抗美援朝战场而承训培养的国内第一批坦克修理兵的合影。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这些坦克修理兵不惧风雪和强敌,坚守在保障一线。为了躲避敌机轰炸,他们经常趁着深夜进行修理,没有工具就用手去研磨发动机气门。曾有一次,他们整整熬了三天三夜,硬是将损坏严重的坦克修好了。
“我们的任务是修坦克,坦克坏到哪里,我们就修到哪里!”前辈们的誓言久久回荡。敌我力量悬殊的战场上,我们最终取得的伟大胜利,离不开每一名官兵的奋勇拼搏。
这张合影及背后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也让我坚定了个人选择的事业。一转眼,我已经从事装甲装备底盘维修工作20余载,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员的成长。尽管现代战争模式发生了改变,部队装备也在加速迭代更新,装备维修保障岗位的任务和职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前辈们传承下来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攻坚克难、锐意进取。
目睹教员们教战研战、学员们积极向学的一幕幕,我的内心总会充盈着一股力量。使命召唤,我们不断加快脚步、奋力奔跑。
在查看车辆故障的过程中,一位名叫王森的战士吸引了我的注意。高大的身材、健壮的体型,脸上有着明显的高原红,虽然他看上去很成熟,但实际年龄只有20出头。
按照我给出的排除故障方案,王森迅速拿起工具进行拆卸并更换部件。在紧固过程中,他手上动作明显放慢,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我知道,由于缺氧,他无法像在平原上一样发力。仔仔细细地观察他的双手,关节处有好几个厚厚的茧子,几处细小的伤口一用力就有血丝渗出来,看着让人心疼。
但是,王森一刻也没有停下手里的动作,目光紧盯着各种仪表的数值,双手并用完成操作。在我们俩的合作下,故障顺利解决。听着发动机的轰鸣声,看着回到正常状态的机油压力值,王森咧开干裂的嘴唇,开心地笑了。
晚饭结束后,王森拿着他自己画的一沓零部件图纸敲响了我的门。图纸上,几乎每一个零部件都进行了密密麻麻的标注,后面更是写上了他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方法。有些图纸的边缘已经微微翘起,一看就是经常翻阅。他一边指着图纸上的细节,一边仔细和我沟通,看到他眼眸里的光芒,我感到那比高原夜空中的星星还要闪亮。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和王森一样,许许多多扎根基层的维修保障军士也是如此,心怀使命和梦想,哪怕条件再艰苦、环境再恶劣,他们也甘愿将自己的青春献给强军事业。
一次,我接到去某地进行装甲车辆实弹射击训练保障的任务。赴陌生地域使用新装备自主保障,训练“战味”更足、“硝烟味”更浓。
由于操作不当,两辆坦克当场出现了故障,温度表显示油温过高。为了尽快修理好故障车辆,不影响演练正常进行,我和其他维修技师决定就地进行应急故障抢修。
一级上士唐伟爬上车体打开传动舱盖后,机油喷射而出,瞬间将他的脸和衣服染上大片黑点。顾不上擦一下,唐伟立刻拿出工具进行零部件拆卸。漫天风沙呼呼作响,坦克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然而,这一切好像和他都没关系。检查液压系统、检查气密性、启动马达……他和战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很快判定出故障所在,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现场所需工具不齐全。
“我用手拧试试!”唐伟二话不说,直接脱掉棉衣钻到车底。机油混着汗水一滴滴从他的脸上往下掉,手上的活却丝毫没有停下。最后故障顺利解决,演练车辆重新再启动“轰隆隆”驶向战场,唐伟却被冻得浑身僵硬,只能一口一口热水往嘴里灌。
曾经,唐伟也梦想着成为一名帅气的坦克驾驶员,认为这个兵才算没有白当。“可都去当驾驶员了,谁来保障坦克没有故障地行驶呢?”现在他这样想。
疾驰的战车背后,是很多人在推着它前行。铁甲驰骋,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官兵,都蕴藏着无比强大的战斗力。
上世纪中期,由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我国的第一辆履带式装甲车是根据国外装甲车的照片“硬造”出来的。为了建设强大的国防,实现军事现代化,老一辈兵工人将青春融入了国家需要,融入了国之重器。这种精神始终激励着我,要不惧困难、不畏艰辛,坚持才会赢得胜利。
在部队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我也先后经历三次转岗。从基础教学到装备教学,从装备理论教学到装备修理实践教学,从单型号到多型号装备修理教学,我一次次向新阵地发起冲击。
2013年,在一次野外装备抢修实践课上,4名健壮的学员合力才抬起某型坦克抢救车上的刚性牵引杆,费了很大力气才勉强将其安装到位。能不能利用轻量化手段减轻器材的重量?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组织装甲装备抢救抢修器材的轻量化研究。
为了尽快研究出相关成果,我带领小组成员开展力学分析,认真对照每一个数据优化结构设计、优选轻质材料,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突破点。
在我眼里,轻量化实验的成功意味着装备能够轻松搬运,其强度和便携性能够完全满足实战需要,因此这一些难题必须攻克!
那段时间,我们几乎吃住在办公的地方,每个人的眼睛都熬得通红。为破解难题,大家分工合作,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任何一个人都竭尽全力,成员张洪才甚至两周内瘦了10多斤。
功夫不负有心人。改进后的牵引器材结构符合常理、通用性强,重量大幅度的降低,提高了抢修作业效率和安全性能。
军队教学科研源于部队练兵备战需要,学校是装备维修保障人才的摇篮,如何培养适应未来战场的军士人才?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记得一位叫唐孝忠的班长,在演习过程中发现,某型号机器在特殊环境下使用时存在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理论知识水平不高的唐孝忠一头扎进了图书馆,开始大量翻阅相关书籍。图纸看不懂,他就一遍一遍手绘加深理解;原理搞不清,就跟教员请教沟通;结构摸不透,就去实装上反复拆装验证……
两个月时间过去了,唐孝忠有了改进思路。为实现自己的构想,每天晚上他都窝在一个小房间里。从最初的不会画图纸,到按照自己的想法临摹结构图,300余张A4纸见证了他设计成型的过程。
当唐孝忠满心欢喜地将样机拿到装备上,结果却因为尺寸的毫厘之差无法安装到位,只得再重新修改图纸、联系工厂……反反复复之后,他才拿到了最终的精准尺寸样机,成功实现了特殊环境下该型号机器寿命的有效延长。
从学校到部队,从课堂到演训场,学员们认真思考、总结经验,用创新成果加速战斗力生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装甲车是我们的战位,在战场上快速修复装备是我们不变的追求。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立足岗位发光发热,将“胜战底盘”铸得更牢固。(李露赢整理)
青春,犹如一幅斑斓的画卷,每个人都用梦想的画笔挥洒着独特的色彩。然而,并非只有光芒四射的舞台才能彰显青春的绚烂,平凡岗位一样能盛开青春之花。
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是培养全军装甲部队新型军士人才队伍的摇篮,从课堂到车间、从演训场到战场,一批批学员传承老一辈“铁甲神医”精神,不怕条件艰苦、不怕工作脏累,用青春和生命诠释“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不畏强敌、不惧生死”的使命担当,在平凡岗位上谱写下一曲曲新时代新型军士人才方阵的铁甲战歌。
继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学校把装甲部队官兵心怀使命、不懈奋斗的感人事迹作为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激励学员扎根岗位、奋斗强军;通过编写“铁甲战史战例库”,汇编“铁甲英雄谱”,引导学员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建立37个红色教学实践基地,滋养学员心灵,激励官兵斗志。构建形成了集理论灌注、传统熏陶、文化感染、实践感悟于一体的全方位思政育人格局。
时代各有不同,使命一脉相承。人民军队从烽火中走来,一代代官兵在各自的战位上贡献力量、发挥潜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用责任和担当书写青春华章,用智慧和创造点亮青春火焰,用牺牲和奉献传递青春温度,我们的青春之花定能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绚烂的光彩。